名称:文殊菩萨(1952年)
尺寸:97×74.5cm
出处:榆林窟 第25窟 中唐
说明:此幅作品是中唐(781—848)艺术的代表作之一。所绘人物造型准确,敷彩精练,无需镂金错彩也不失雅丽之美。
名称:龙凤边饰—狮马边饰(1953年)
尺寸:41×188.5cm 40.5×192cm
出处:榆林窟 第3窟 西夏
说明:龙凤狮马等动物,属传统的祥禽瑞兽。该图案用于窟顶边饰中,祥禽瑞兽的图案,随时代审美观的变化,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,此图已见浓厚的民间格调。
名称:团龙藻井(1953年)
尺寸:122×121cm
出处:榆林窟 第2窟 西夏
说明:方井内表现一条造形矫健的团龙,身绘五色彩鳞,置于两种动律极强的圆环边饰内,岔角饰云彩,整体设计独具匠心。
名称:桃形边饰(上) (1954年)
莲花边饰(中) (1954年)
半团花边饰(下)(1954年)
尺寸:23×173cm (上)
26.5×196.5cm(中)
41×188.5cm(下)
出处:莫高窟 第79窟 盛唐(上)
莫高窟 第392窟 隋 (中)
莫高窟 第79窟 盛唐(下)
说明:桃形边饰
边饰用纹饰饱满的桃形纹,组成一整二半的连续图案,色彩雅丽。
半团花边饰
半团花边饰饰青绿叠晕,红色衬地,色彩艳丽。
名称:乘牛图(1954年)
尺寸:37.6×47.5cm
出处:莫高窟 第323窟 初唐
说明:图中健壮水牛背负一妇人与小孩,前一男子牵牛,后有婢女随行,生动展现了唐人的世俗生活。
名称:舞乐(1954年)
尺寸:56.6×83cm
出处:莫高窟 第156窟 中唐
说明:古代军营中都有歌舞乐队,图绘张议潮统军出行时载歌载舞的前导乐队,记录了唐代军营生活。
名称:三兔藻井(1954年)
尺寸:88×88cm
出处:莫高窟 第205窟 初唐
说明:方井中心莲花呈悬空之状,圆形花心中安置了三只旋转飞奔的兔子。三只兔子共画了三只耳朵,相互搭配,却有一兔双耳之感,简洁概括,造形生动,色彩华美。
名称:双龙藻井(1954年)
尺寸:100.5×101cm
出处:莫高窟 第392窟 隋
说明:藻井中画出左右对称的两条龙,在虚空中疾驰,争夺莲花中的宝珠。龙体瘦硬,尖喙、巨口、大眼,跨越飞腾,气势凶猛。龙身以三种颜色依次排列涂染,犹如色阶式叠晕。虚空为石绿色,莲花荷叶及云气浮游其间。
名称:菩萨(1955年)
尺寸:101×47.5cm
出处:莫高窟 第322窟 初唐
名称:车骑(1955年)
尺寸:58.5×58.5cm
出处:辽阳汉墓
说明:这块残存的墓室壁画,清晰的保存了导行的两个骑马人与驾车的辕马。由于墓室潮湿,还完好地保存着色彩和线描如新的效果。
名称:射手(1955年)
尺寸:96×112cm
出处:莫高窟 第345窟 五代
说明:射手腰插利箭,作胡跪状,引弓待发。在天王力士健步如飞的脚步衬托下,武士边走边射的雄姿分外鲜明。